1、案例法
2、旅游偏愛
3、人際關系
名詞解釋答案
1、案例法:又稱案例分析法,是研究者深入相關案例單位(1分),對研究對象進行全面較長時間的觀察了解,研究其心理發展全過程(2分),分析整理、抽象概括有價值的理論例題的研究方法(1分)。
2、旅游偏愛:建立在旅游者極端肯定態度(1分)的基礎上的一種針對態度、對象的行為傾向(1分),外在表現為對特定旅游產品與服務的優先選擇和選擇頻率上(2分)。
3、人際關系:作為人際關系主體的人們(1分)在群體共同活動交往過程中(2分),形成的彼此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1分)。
簡答題
1、旅游企業對員工激勵的方式有哪幾個方向?
2、影響旅游者情緒的自身因素有什么?
3、理智型、情緒型和意志型旅游者的旅游傾向是什么?
簡答題答案
1、(1)把員工個人的成長與企業發展統一起來,讓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1分)
(2)重視對員工的培訓,為員工創造學習機會,促進員工的發展;(1分)
(3)給員工一個看的見的希望(目標);(1分)
(4)給員工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1分)
(5)完善薪酬體系;(1分)
(6)注意內在激勵,為員工創造參與企業管理的機會。(1分)
2、(1)身體健康(1分) (2)人際關系(1分)
(3)個人經歷(1分) (4)旅游動機(1分) (5)期望值(2分)
3、(1)理智型旅游者會較多的選擇具有認識和審美意義的社會文化對象或奇特的自然現象作為旅游對象,不愿意選擇一般意義上的旅游活動。(2分)
(2)情緒型旅游者喜歡具備多樣性、興趣性的活動內容、活動方式和具有歡樂、愉快氣氛及浪漫色彩的旅游。(2分)
(3)意志型旅游者對那些目標明確、需要付出艱辛努力并能夠發揮個人能力等挑戰性的活動感興趣,而對漫無目標、輕而易舉的旅游活動沒有多大興趣。(2分)
論述題
闡述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及在旅游企業中激勵方式上的應用。
論述題答案
1、理論要點:
(1)人的需求是有層次的,由低到高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交往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2分)
(2)需要的實現和滿足具有順序性,即由低到高逐級實現;(1分)
(3)人的激勵狀態取決于其主導需要是否滿足;(1分)
(4)不同的人,各層次需要的強烈程度不一樣;(1分)
2、應用:
(1)建立工資和獎金制度、貸款制度,具有身體保健(醫療設備)、工作休息時間、住宅設施和福利設備;(1分)
(2)創建安全的工作生活條件,建立雇用保證、出差補貼、退休養老金制度,建立醫療和意外保險制度;(1分)
(3)建立和諧的工會小組和良好的人際關系,建立協作和對話制度、獎金利潤分配制度,組織工會及其他團體活動,建立娛樂制度、教育培訓制度;(1分)
(4)建立人事考核制度、工作職稱晉升制度以及獎金、獎勵標準制度,建立責任制度、選拔擇優的進修制度、委員會參與制度與提合理化建議制度;(1分)
(5)建立決策參與制、提案制度,建立攻關小組,提倡創造性工作,發動員工研究發展規劃,給員工挑戰性工作,建立破格晉升制度;(1分)

浙江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